中新网香港12月8日电 (记者 魏华都)一连两天的亚洲知识产权营商论坛8日继续在港举行,在题为“大湾区生物医药知识产权的合作与竞争”分论坛上,多名内地与香港官员及业界人士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知识产权的最新发展、强化粤港澳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的协同机制等议题。
据悉,该分论坛由香港贸易发展局和广州开发区知识城国际知识产权促进会主办,生物岛实验室协办。
出席论坛的嘉宾参与讨论环节。主办方供图
会上,香港特区政府知识产权署助理署长刘国强表示,香港近年来积极推动生物医药及生命科技领域的创业、融资和区域合作,相信在大湾区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未来能够为“健康中国”战略作出香港贡献。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蓝伟宁提到,本次活动意义非凡,通过交流互动,进一步加强地方与世界各地知识产权界的合作和交流,掌握国际知识产权的最新动态和趋势,有利于提升广州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推动广州对标国际一流湾区,高标准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同时为大湾区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
生物岛实验室研究员、实验室微纳技术研发创新中心负责人赵蒙发表题为“生命科学高端装备的创新转化”主旨演讲,深入探讨生命科学高端装备的发展趋势、核心问题、转化路径及其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他指出,生命科学高端装备的创新与转化具有多元化和多方合作的特点,强调各方要加强合作与交流,以更好地推动该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圆桌沙龙环节上,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平、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田帅、生物岛实验室科研与成果转化部部长李中华、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及知识转移服务处处长徐仲锳、生物岛实验室研究员张志栋,以及天使投资基金会主席沈伟铨,就大湾区跨境科技创新与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等交流意见。(完)
中新网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 高凯)云门舞集时隔四年于日前再度登台国家大剧院,艺术总监郑宗龙全新力作《霞》温暖全场,以蓬勃朝气呈现了一个轻快明亮、充满年轻生命力的云门舞集。
《霞》的创作灵感,源于郑宗龙不经意间看到的一道变化无常的霞光。创排之初,所有舞者只能通过线上视频一起练舞,这次前所未有的“云”排练,触发了郑宗龙试图开启全新创作模式的灵感,“每个舞者的家里背景都不一样,他们的房间颜色丰富,不再是排练室统一的样貌,生活状态跟我平时看到的也不同,甚至排到一半,舞者的家人会穿镜头而过。这才是最真实的他们。”这次契机让习惯挖掘自己人生经历作为创作灵感的郑宗龙,转变为挖掘每位舞者独特的生命故事,将他们的人生转化成舞台上的不同舞段。
伴随萨克斯版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悠扬回响,国家大剧院歌剧院舞台犹如一张巨大的画纸,任由舞者尽情舞动勾勒出一幅幅绚烂多彩的画卷。整场演出共由十二组舞段构成,每一篇章看似独立实则相互关联,共同呈现云门舞者的生命光芒。
作品开篇“第一号组曲 序曲”由全体舞者共同演绎,他们各自舞动、相互拉扯,有着十足默契的统一律动和呼吸。“第一号组曲 小步舞曲”,舞者踩着由身体架构成的阶梯缓缓而上时,似乎在翻越人生一座座陡峭高峰,险途再多依旧心中有光。在“第一号组曲 库朗特舞曲”中,一段明快灿烂的双人舞将舞台化作欢声笑语的游乐场,两位舞者以流畅多变的肢体相互试探玩耍,将内心情感尽情释放。
除了群舞和双人舞段落,整台作品亦有不少凸显舞者个人技艺的单人舞,舞者们大开大合的肢体,时而柔软流动、时而凝神聚力,一个个极具爆发力的生命小宇宙肆意迸发,将云门舞者的庞大气场倾洒在歌剧院舞台,感染了在场每位观众,跟随舞者律动一起呼吸,一起感受《霞》映射出的希望之光。
为了让舞台视觉更丰富,郑宗龙为每位舞者开设绘画课,通过世界剧场设计大奖得主周东彦与动画设计师魏合廷的创作,让舞者画作成为舞台影像的一部分,就像舞者在自己创作的云彩上跳舞,用肢体演绎自己的故事。舞段编排上,郑宗龙也运用了很多奇思妙想,用鱼线悬吊音响,摇摆晃动产生的音场变化让《霞》富有多元性;在作品结尾,舞台深处亮起一道“日光”,云雾缭绕似霞光万丈,舞者肆意挥舞近乎疯狂,以夸张肢体驱赶阴霾云雾,竭尽全力迎接照耀内心的那道“霞”。
云门舞集《霞》将持续上演至12月10日。(完)